close

觀影後,出來想買個DVD回味,卻不行?!
才知道,由於片中涉及太多名作, 基於版權問題不能夠錄製成DVD形式販售

原名為The Seasons in Quincy: Four Portraits of John Berger, 也譯作昆西四季:約翰伯格的四幀畫像
最近在畫四季主題的水彩作品便被電影名稱吸引,去看前對於電影一無所知,也可以看的津津有味.
進到影廳才知道, 是關於一位當代著名藝術批評家、小說散文作家、畫家的紀錄片.

沒有DVD,代表著更少人有機會接觸這位有趣的爺爺~
這驅使我把微薄記憶中覺得值得分享的部分記錄下來,希望可以分享給大家
如果有機會看到這部電影,你或許也會喜歡這位質樸真實的老人家.

過去在看關於難民小說/新聞時,我會想去站在這些難民的角度想,覺得自己可以感同身受.
但是John Berger不一樣,他大概想了30秒後就坦率的承認,他一點點都無法了解和感受移工(外籍移民勞工)的背景與生活.
不止如此,他直接搬到這些移工可能從小生長的環境去親自感受,
他說:真的很累!很苦!然後他寫了第七人這本書
並說:如果只能留下一本書在這個世界上,希望是這本!

剛出社會工作時,我常跟朋友說我沒有信仰,但我有相信的真理,其中一個是矛盾.
會這樣想源自於從小我觀察人的過程中,覺得沒有人可以"始終如一",
直到我長大後覺得應該是我的誤解,因為所有人幾乎都蠻"始終如一"的矛盾.

兩相衝突的並存,相對論也許源自共生.John Berger在書裡也有寫道,紀錄片中常常聽到的一句話:Each lion was Lion, each ox was Ox. 小寫的前者指的是當下的個體,大寫的後者指的是永續的族群血脈.所以牧羊人會說:這些羊將活得比我更久.這種短暫又無限的相對,是同時存在於世界上的.人們於是喜歡這些可愛的動物,也將牠們殺掉之後開心地端上餐桌.(這裡我們沒有看到"但是"他們會被殺掉後端上餐桌,而是不帶反意的"也",這是矛盾的共生.)

John Berger是個還有許多待我們去發掘的智庫.
有一件事也是值得分享的,他說自己是個story teller而不是一個creator.
在這個創新,創造為風潮的年代,他謙虛地往後一站,他說自己說故事,在聽完許許多多的故事後記錄下"好的故事"留給後代.
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,我們或許也真的需要這寫紀錄"好故事"的媒體來讓我們免於被空泛的資訊攻擊吧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arf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